创新智库

Policy

创新智库|双碳下的数字化转型:国企为“主力军”

日期:2021年11月17日
图片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众多传统企业都已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列为企业重大战略转型的必答题。


11月11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2021国际智能制造大会在上海临港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旨在聚焦2030可持续议程当中工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9,其中,产业创新和基础建设是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国资国企正是主力军、先锋队。


本次大会中,知名数字经济学者李易,上海观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宗良解读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之道,一起来看。


图片


“双碳”政策:国企是主力军


“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绿色低碳发展,国资国企其实都在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李易提及国企的战略角色时谈道,“从我国碳排放总量来看,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排放量接近50亿吨,是全国全口径排放的50%。而这八大碳排放大户,其主力军正是国资国企。”


比起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民营企业,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国资国企在党和国家的“双碳”承诺之下,将义不容辞成为“降碳”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相比国企,民营企业还是以经济利益为最大驱动。对于民企上市公司,更是有股价和股东的压力。”李易谈到,“对于降碳这件事,它们往往动力不足,约束力也不够。”


一方面,“改造”意味着要民企拿出很多利润来重新投入。举个例子,本来民营数据中心的空调用得不错,但因为要降碳进行改造,需要把它改成全浸入式液冷,那就需要巨大的投入。民营企业家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加之所有制的原因,有关部门对其约束力相对较弱。


“从政治站位及所有制的角度看,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绿色低碳发展,国资国企必然扮演主力军的角色。”李易如是说。


数字化创新:国企实力不容小觑


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国资国企管理理念传统、创新力不足以及转型效率低下,但实际上,很多国资国企在自己的领域都是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


“据我的观察,国资国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实际上是不落后的。很多国资国企早就实现了智能化无人操作。”李易说道,“比如,上海隧道股份在高架道路沥青铺设、高速公路路面探伤等方面早已经实现机器人运作。国家电网在很多地区的线路巡检也早已实现无人机操作,甚至部分地区还可以做到机器人检修。这些数字化转型案例在国资国企早已屡见不鲜。”


之所以没有被外界所知,是因为国资国企不像民企,它们不需要高调宣传,只要达成目标即可。国资国企其实已经低调开展了很多优秀的案例。


除了讲到国资国企事实强大的创新实力,另外一点则是李易对于“国资国企创新效率低”的自身解读:“国资国企可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会慢一些,但绝对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图片


“国资国企和民营企业相比,因为需要层层审批,流程上确实比较慢。”李易讲道,“但反过来说,慢能杜绝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国资国企可能花了三年时间才开发出来的系统,民营企业只需要三个月,但最后国企做出来的系统安全程度要高很多,系统稳定性也要高很多。”


“我相信,在国资国企做优做强做大的宏观背景下,国资国企只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李易说道,“依靠举国体制以及民心所向,国资国企最终会支撑起国家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宏图大略。”


信息安全:“数字化”催生的新隐患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国家、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化”所催生的信息与数据安全问题,这也是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的新挑战。


“主要的挑战就在于传统企业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它们对数据安全本身就不够重视。”宗良谈道,“传统制造型企业由于历史积累,思想认知,人才储备,预算投入等原因,对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的投入不足,欠了很多历史旧账。”


“信息安全”着实不容小觑。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都意义重大。每一个人都在数据的“利益生态系统”中,因此数据安全也与每一个人切身相关。


因此,宗良给出了关于如何提升信息安全的方法。“第一点是通过合法合规性去引起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重视。企业的一把手直接承担法律责任,就可以从上至下传导对于“数据安全”的意识。第二点就是通过我们的公序良俗、伦理道德去约束与避免技术作恶,还有第三点,就是通过整个技术和管理治理体系,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图片


无论如何,企业未来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必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


总而言之,未来“双碳”政策的实施,需要以国企作为主力军。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国企对于“数字化创新”势在必得,而催生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正被慢慢地重视起来。


来源:国资智库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