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库

Policy

从“三大变革”看实体经济新态势

日期:2018年01月05日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筋骨,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重构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以创新为驱动,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我国实体经济正呈现出新态势。

回顾2017,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更加“轻盈”与“智慧”;迈向2018,实体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劲的方向阔步发展。

质量提升,夯实制造之基

曾几何时,一个电饭煲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如今,通过创新补齐质量短板,国货正努力成为精品的代名词和全球海淘热品。

在家电低成本竞争中,美的用品质革命开辟了市场新空间。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智能电饭煲,这家年产能超3000万台的企业,销售额大幅提升。“与过去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相比,如今质量唱主角,市场供不应求,还把外溢的需求拉回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

质量是底气,是生命力。从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理念实现蝶变。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我国正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新优势。不仅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变,产业价值和区域发展的质量也稳步提升。

引入物联网等技术,工厂变制造商为平台,孵化出更丰富和高质量的产品;去除低效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多个行业实现更高附加值的发展;聚焦机器人、物联网等优势产业,传统制造基地正“旧貌”换“新颜”……

工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区域工业经济改善明显,市场预期向好。

“产业提质增效和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出巨大正向溢出效应,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了实现‘弯道超车’的信心。”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效率变革,重构产业逻辑


如果说质量折射理念之变,效率则旨在向科技要生产力。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重构产业逻辑。

点点鼠标,就能将用户的喜好与汽车生产精准对接,登录“云端”,一台电脑便可管理各个环节……借力工业互联网,北汽福田实现商用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约18%。

“尝试工业互联网,起初为解决库存,后来发现它颠覆了规模生产的传统逻辑。”北汽福田总经理巩月琼说。

抓住信息技术变革风口,将创新思维引入各行各业,过去的产业逻辑正在被颠覆。

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生产线空档期,实现企业闲置资源利用,“共享工厂”模式正在各地兴起。“以前七八月份是最难熬的。夏装款式完工,秋冬装的订单还没上。如今共享订单,淡季开工率也在九成以上,还可同时加工多个品牌。”浙江桐乡一家羊绒制品工厂负责人说。

没有一味增加产能,却让供需有效衔接。着眼于提升存量效率的共享制造打破了经济学中的“供需悖论”。由消费者决定订单量,企业不再把资金压在某个环节,从规模生产到个性化满足……工业制造呈现出柔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特征。

更加共享、开放、更注重普惠……我国实体经济领域进行着一场生产关系的颠覆性变革。工信部调查显示,五年来,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30%,运营成本约降20%。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五年来最高水平。企业“获得感”“价值感”增强。

辛国斌说,工信部将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等支持制造业效率提升,强化科技和经济的融合,推动提质增效。

动力变革,抢占未来“话语权”

要实现制造强国,不仅要学习先进技术,更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用创新实现动力变革,抢占未来“话语权”。

从可下海底采冰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到上九天揽月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再到商运速度不断刷新的“复兴号”高铁……五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创新步伐,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基础和条件。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说,提早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使我国不仅瞄准“赛手”,更着眼“赛道”,在一些领域整体领先。

也应看到,我国在核心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仍存在差距,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有待夯实。“需以改革为题,鼓励和释放更多的活力。”李东说。

面对挑战,要进一步降成本、优服务,推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汇聚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大潮中;还要创造更适宜、更宽容的制度环境,铺设“快车道”,加速创新在各领域融合推进。

“科技决定升级的‘段位’,改革决定跨越的速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说,只有让实体经济有干劲儿,有价值,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