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观察|2021年国企改革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日期:2021年02月08日作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重要资本市场平台,北京产权交易所2月7日发布的《2020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市场运行报告》详细解析了2020年国企改革运行特点以及2021年总体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国企混改呈现出“四个增多一个结合”的特点,即项目数量增多,基金类投资人参与增多,七大重点领域企业项目增多,专项工程入选项目增多,且“混资本”与“改机制”紧密结合。报告认为,2021年国企混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两非”剥离将进一步提速,央企和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融合发展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国企混改呈五大特点
报告显示,2020年国有企业混改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体现出“四个增多一个结合”的特点。
一是混改项目数量增多。2020年,211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混改,同比增长14.05%,募集社会资本总额689.43亿元,同比减少31.51%。
二是基金类投资人参与项目增多。2020年,基金类投资人通过北交所参与投资91项混改项目,同比增长18.18%。如中国华录集团旗下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引入国新双百壹号(杭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基金类投资人。
三是七大重点领域企业混改项目增多。2020年,电力、石油等七大重点领域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44项混改项目,同比增长22.22%,如中航集团旗下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南航集团旗下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北交所实施混改。
四是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入选企业混改项目增多。2020年,共有12家“双百企业”通过北交所完成混改,同比增长140%;同时有4家“科改示范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混改。
五是“混资本”与“改机制”紧密结合。如中咨公司旗下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混改,通过“双引”(引入智力、引入资源),促进了“双转”(转换经营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双提”(提升发展质量、提升经营效益)。此外,在央企、央地之间股权合作方面,报告指出,2020年北交所平台上,中央企业之间股权合作项目90项,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之间股权合作项目105项,均与2019年基本持平。
结构调整“三路突围”
在推进结构调整方面,报告指出,一方面,国有资本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共有136家企业通过北交所壮大旗下高精尖产业,交易金额380.85亿元。如紫光集团旗下北京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方式对公司股权进行重组,在壮大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为企业冲击科创板上市、打造世界一流芯片制造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聚焦主业和退出低效无效资产。2020年,各级国有企业共转让401家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产权,成交金额397.09亿元。在退出参股权项目方面,2020年,各级国有企业共退出325项相关项目,成交金额156.8亿元。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2020年以来,航空工业、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企业通过北交所退出26家厂办大集体企业,回收资金2.15亿元,实现了轻装上阵。在服务上市公司剥离非主业资产方面,报告显示,2020年共有47家上市公司通过北交所处置58项企业产权,交易金额214.45亿元。
此外,国企对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如中核集团旗下新疆新华水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北交所引进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方实施混改。新疆新华水电将加快建设成为具有核工业特色、治理结构科学合理、经营机制高效灵活、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现代化企业,在“一带一路”“西电东送”“水利援疆”等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方面着力推进国企改革
对于2021年国企改革展望,报告认为,首先,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将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有更为合理的设计和调整优化。同时,七大重点领域的混改预计也将进一步提速,能源结构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混资本”与“改机制”将进一步融合。基金类投资者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其次,国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将进一步提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深地深海、空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将受到各方资金的重点关注。
第三,“两非”剥离和“两资”处置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包括加快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清理无实质性股权关系的挂靠经营,清退“空转”“走单”、与主业无关、占资多、效益低的贸易业务尤其是融资性贸易。
第四,“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第五,央企和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融合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的推进,中央企业积极融入其中,与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地方政府也有强烈意愿与中央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和业务合作。同时,央企国企与外资企业的融合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融合成效将进一步凸显。
来源:中国证券报